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自強不息,平穩增值

過去半年,應該是我學習投資知識最多的時間,特別是過去這兩個月的不斷思考。以前下班之後都係返屋企繼續慢慢做上班工作的事,希望深入了解多一點,增加自己技術上和管理上的知識。但過去一年,我發現只係儲錢是不夠過活,每年儲的錢不多,加上通脹,錢好像愈來愈不見洗。我是十分保守的人,但想到要有被動收入,又不想選擇投資其他不認識的東西,特別是投資高回報的產品感覺不太好。(咁著數既野,邊有咁快就輪到我丫)所以,想到最易找到資科學習和認識的就是買股票收息。

為什麼要理財?

很感恩,在網上找到很多資料和買書學習投資股票的基本知識。過去這半年,學習到買股票是買入企業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把投資的那份錢交給那企業,按他們的公司業務和營運方式運作。從而那份錢就會按著那企業的發展而增長或負債而減少。另一個我自己的理解是,放在銀行的錢會被通脹慢慢眨值,而放進企業就變成有機會增值又有機會眨值。至少不是一面倒的,只會 眨值

新手看企業

明白了這大原則,接下來我思考的是究竟要怎樣選擇企業了。這也是我明白到更重要的要點,買股票並不是買號碼,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買入的是什麼公司,業務是什麼,為什麼值得我把辛辛苦苦工作所得的錢交給這個企業。

至少要說得通自己,這個企業有沒有穩定收入或大量的固定客源?這個企業有什麼比其他同行獨特優勝的地方,而這獨特優勝之處是否會在這十年能發揮出來?另外,我也會想想這個行業是不是十五年後會否存在,而及現時的下一個可見發展是什麼。我覺得每一個年代都有當時社會的大方向,而企業的獨特之處最好是能配合到當時社會的發展方向。


這樣才有機會在小弟有生之年看到企業有機會發揮的時機,那份錢才可以在有生之年內增值。要不然,獨特之處發揮不到就不是優勝之處,而是弱點了。

初試理財策略

選好了企業之後。同時間,我也看了很多有關月供股票的分享,看了好處和壞處。經過幾番內心掙扎,我決定開始月供股票的長跑之旅。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不想經常看著股價。因為單次買入會令自己常常留意著市價的變動,跌了多少,是否已跌到自己想買入的價錢,能否把自己的平均買入價拉低。

我後來知道要計算分析估值才知道合理價,但當時沒有在意,就正正犯了跌就覺得平,升就覺得貴的錯誤,其實有些股跌了也不算平。這個心理因素令我覺得有時分神了以及預期買入之後一兩天的升跌。當買了一段時間之後跌了,心裡很不好受,又會好想多買一手溝貨


很感恩,我給自己定了買股票的上限,不能用多過某個限額。在學習過程中,知道溝貨是不對的。如果看錯了企業獨特優勝之處就要放手。如果是短期少波動而加碼溝貨,只會加大自己那份錢的風險,因為你不知道他因市場情緒還會跌多少。


反之,股價升了也不用太開心,要了解是因為市場情緒升還是企業真的有新完成的項目增加了盈利,如果是市場情緒就不要加碼避免高追,也要平常心看待那升幅。如果是項目有新的大型項目完成,不會因為幾天的盈利就會提升股價吧...

反正自己都會決定了會定時買入儲股,不如月供吧。月供的話銀行會定時買入,也不用自己留意常常留意股價和斷估買入之後的升跌。有點聽天由命的感覺。但我發覺自己買股票後,不時甚至一天幾次想查下股價,有沒有大升大跌,資金流向,股息率,市脹率,等等,花了不少時間。

同時,月供比較有預算,因為我預算到自己會在12個月、24個月後大約用了多少錢買股票,每間企業放了多少錢,會不會集中了某個行業,簡單審視下自己那份錢有什麼主要風險(投資風險一定有,只在於怎樣有效分散。至少不會被一Q清袋),抗跌力有幾多,股票和現金的比例是多少。這些好處能防止自己不經意的一手又一手咁買,而用多了預算,又集中了風險。(除著股價變動,一手的價錢有多有少,不太好預算)

最值得投資的項目

我還是覺得自己應該把時間放在工作上,投資在自己身上,增值自己。自強不息地學多一點技能和知識,令自己可以有多些優秀之處在職場上發揮得更好。常常花時間在留意股價,不如多花時間在工作上,盡量抽閒餘時間學習買企業的知識。有工作收入才有穩定儲蓄,有穩定儲蓄才有理財需要,有理財需要才會買企業。始中工作收入才是買企業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