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

關於財務自由計算的知識(一)

最近睇到不少的文章,當中都有談及到,投資是一個長期的計劃,要有目標,有方法,也要處理當中的風險。我自己睇完之後都試一試,計算下自己財務自由的目標係邊到。就好似做 project 時,老闆成日都會要求我地做野要知道終點係邊到,先有方向做落去。如果唔係,就只會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又或者咁講,自己無一個清楚的目標好容易放棄,又或者會俾其他人講一句兩句,就會令自己失左方向。以下是紀錄返自己諗過既野同學到既知識。

我睇過有啲計算財務計劃,只是計算一下自己每年的花費是多少,但就沒有計算到自己每月應有的儲蓄部份。我覺得要計算埋儲蓄部分,先可以算係財務自由。因為花費的部份只是計算左你已知的開支,例給衣食住行的開支,但就沒有辦法計到意料之外的開支,例如大病一場睇醫生,做手術。當然有人會用保險去做風險轉移,但如果出現保險沒有包既情況呢?又會影響財務自由既如意算盤。又或者突然間有官非既問題需要處理,又會在原來的計算之外,又會打亂了財務自由的狀態。所以計算被動收入時,都應該好好計算埋儲蓄。


另外,有些例子是用他〝現時〞的花費計算〝將來〞財務自由所需要的金額。我覺得沒有考慮通脹的計劃是不可行的,因為每年他收到同一樣的股息(先假設股息不變),但購買力就會因為通脹而不斷下降。每年的被動收入購買力都被通脹愈整愈低。同一樣的被動收入,可能到5年或10年後,已經不夠他保持同樣生活質素所需要的支出,變相沒有財務自由,又打回原形了。

我自己會用以下的方式去計算。


如果只係計生活開支,沒有儲蓄部份,即是每個月的被動收入都會全部用盡,沒有增加到備用現金。當有突發事件要用錢就一定要食老本或者賣資產。咁樣又會打亂左財務自由既計劃。所以我認為被動收入一定要有餘額有水位可以儲先至夠安全。以下是小弟試整既表格(不是真實的),列出每個月要多少的被動收入才可以〝扮到〞與自己返工出糧沒差別的情況。當然係假設左生活的質素保持一樣,只係因為通脹而每年都要俾多少少錢先可以買到相同既野。


所以要保持相同的購買力,應該把每年的支出和儲蓄都算上通脹率,再加多一個 safety factor 把所需金錢倍大 1.5 倍 (i.e. 所需收入 x 1.5)。這樣的估算比較保守和穩陣。

計好左一個大約數字,就可以開始按自己能力去計算一下要用幾多年先可以到達財務自由的起點。用回剛剛的月儲 $3000 元的例子,以滾雪球的諗法,投入既資金需要不斷增加。不論係增加人工,或者係收到的股息再投資,都無所謂。總之每年增加,年年遞增,在以下例子是每年的月供金額增加 $500 元,再加上所有上一年期收到的股息都用作再投資。假設每年的平均回報只有 5% ,用以下既例子,就可以在 23年之後到達財務自由既起跑線。雖然被動收入〝扮到〞打工出糧咁。但如果係呢一刻就停左,被動收入唔再增加,購買力又會慢慢被通脹蠶食。要改善生活的質數,又或者要保持住財務自由既狀態,就一定要繼續滾雪球,令到被動收入繼續提升。


我試試用一個圖去表示,可能會比較容易明白。



上面個圖想表達既其實是想帶出計算財務自由〝追趕〞這個點子,先假設通脹係3%,所以找一些穩定地大過3%的投資回報,其實已經足夠,已經可以〝追趕〞到通脹同花費上的增加。唔需要逼自己去追蹤消息,搵爆升既股出黎。有時侯睇到某啲分析講某個企業好有潛力,好快會爆升。睇睇下,有時自己都會失去左理智,唔記得左潛力的另一面係不確定性。

如果有一個類似以上的計劃係到,每當聽到這類消息時,都諗一諗有沒有必要去博呢?有沒有必要去追消息股,追政策股。慢慢儲下資產,時間可能係幾長,但起碼你睇到條路係行到,真係去到財務自由。因為個回報係有數得計,我覺得試下整一個這一類的計劃去幫助自己做投資既決定都幾不錯。比起去追消息搵爆升股,這樣慢慢計下數儲下資產,應該會訓得更加好。因為自己的投資回報計到數,不確定性唔算太高,而且投資風險不會因為不確定性而高左好多。

可能只係因為我比較怕死的性格,所以沒有膽去買坊間所講的爆升股。我只是想慢慢儲資產,享受經濟和企業成長所帶動的現金流。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閱讀分享:《我們很窮,所以變成有錢人》-雲地,困難時需要改變才會有出路

新聞上又出現好多不利經濟的消息,小商戶倒閉,香港經濟技術性衰退。看到零售業的困難時間,其實幾年前已經開始了。經濟面臨的衝擊應該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政府也推出舒困措施幫助小商店。睇到新聞上,誠哥都出了聲會幫助小商戶,心裡很佩服他。投資眼光好,賺到好多錢之餘,難得他會公開出聲幫助小商戶,而不是袖手旁觀,雖然不知道有多少商戶真正受惠,但在我也真心希望小商戶也能過難關,要不然有很多人會失業,失去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收入不足夠生活所需要的支出。而這個支出比收入大的情況,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所分享的經歷,加上他工作上遇到既人對佢都有不少的影響之下,作者就踩出了改變的第一步,以不斷儲資產的方法,令財富增值。


這本書入面,雲地兄把自身的經歷,不論是正確的決定或者是錯誤的決定,從中所得到的經驗和背後的思考都分享出來。感覺很貼地,很像現在的自己思想上的問題。當中有一篇令我感受最深,題目是〝是誰把我們害慘了?〞裡面講到一個愈來愈普遍的心態—憎人富貴嫌人貧以及父幹母幹之類的想法。在近年,這些想法都很普遍,當談到年輕人買到樓,可以有自己的一個家時。就會好像要起底一樣,看看佢份首期係邊個人俾。如果係屋企人俾就會講有家人幫手,有父幹,有母幹,緊係得啦,個故事都離哂地。其實呢一種想法正正就係令我地沒辦法進步既思想。

看完這一章,我反而有另一個想法,想想自己其實又可不可以為下一代準備一點父幹呢?如果只是在埋怨自己沒有父幹母幹之類,倒不如想想辦法照顧好自己和父母,同時為下一代準備父幹吧。因為我相信他們面對的問題和情況應該比我們這一代面對的更甚。要準備的,不是為他買房子,或給他付首期,而是教育他財務知識。學懂什麼是財富。這個比起給他金錢上的支持更加重要。

再者,書中都分享了不少財務比率的計算〝10全大補丸〞,又有例子說明,很容易明白,是我一個很喜歡的篇章。雲地兄在書中也用現金折流法估算了中電當時的內在價值。雖然看過的財經書籍不多,但真的很少找到計算估值的例子可以參考。這也是其中一個我在書局看了一下就決定買這本書的原因。將來可以再重溫和參考一下。

這本書沒有什麼艱深的部分,整本書都很易讀很易掌握雲地兄想表達的反思位。而且可以參考一下雲地兄所用的〝三重平均成本法 〞是什麼好東西用在月供股票上。不過我自己就比較懶,只是按大市(恆指 PE 及 週息率) 來決定月供金額。以〝儲資產〞的方向慢慢儲,同時留意資產所提供的現金流,先有足夠的現金流再談選個股來投資。

之前也有看過雲地兄的 blog, 知道他 24 歲開始投資,到現在 5 年了,而我就 28 歲開始投資,到現在 1 年了。所以他跟我的年紀差不多。看到他的投資成績和分析股票的心得,現在的我真係輸在起跑線,錯失了不少時間。不過現在開始,總比沒有開始好。

2019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執輸行頭慘過敗家?

過去這幾個月香港發生的事情真的令人擔心,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戰的討論又時好時壞,令整個股市都好波動。昨日說一聲,〝談得不錯〞又可以做出一片升市的場景。面對這個波動的市場,如果是數個月前的我,應該會在昨日的一片綠海中做了買入的操作。記得上次面對這一片綠海時,我是主動買入了少量中銀香港(2388)。原因好簡單,因為市場的氣氛好像有轉好之勢,大家都怕〝執輸〞,怕現在唔買之後回升太多而買得更貴,所以先買為敬。之後發生既事大家都知道,某人又說了一聲類似〝談判沒有進展,對方反口〞,之後個市又跌到〝阿媽都唔認得〞了。

由細到大都被社會灌輸著,〝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的概念。面對一個上升的市場,很容易會以為市場真的是轉勢了,由差轉好,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我也有留意著自己的心頭好,新鴻基地產(0016)。可是,現在的自己不會太過主動的做買入操作了。因為我覺得背後還有點不確定性,例如《收回土地條例》對地產發展商的影響有多大?地產商又有什麼對策呢?在不太明確的情況之下,現在不主動買入究竟是不是執輸呢?

我也想不到政府會怎樣實行這個《條例》,是不是真的會用?再者,新聞也報導某些地產商捐出了部份的土地儲備來配合政府。捐出的部份對企業影響有多大?跟爸爸討論一下,他反而認為捐出土地可能會幫到地產商的發展。因為發展一個新的地方,需要好多的基建設施,很多配套的需要,一個地區發展了,就會帶動周邊地皮變得更加值錢,而擁有那些周邊地皮的發展商的樓就可以賣得更加好。

我想了想,也同意他的看法。一個的城市規劃,需要用公路或鐵路增加便利性,帶動人流。看事情真的是不及老人家。爸爸的提醒令我想多很多,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來看看這些事情的影響。反而應該著眼看看地產商提供出來的是那一個區域的土地。

另外,我也不太清楚這間發展商管理層最近的變動會對整個公司運作有什麼影響。在政治氣氛很重的時候,看到這個新聞令我覺得有點突然。還沒有什麼頭緒,一動不如一靜,試試從其他新聞的專欄看看,學習一下其他人的分析,慢慢等待,觀察著事情的發展,再作決定吧。

再想想,巴菲特買入American Express 的股票時,也是明確睇到AE 面對的官司對其的影響不是太大,市民也在正常用它公司發的卡,所以公司的盈利價值還在。這樣,他才確定是市場過份的恐慌,所以他才"大膽"買入。我想他當時是作一個很有信心的買入操作。他作投資決定的心態很值得學習。除非確切的看到投資決定有利,其實一動不如一靜的策略也不算是"執輸"。

交了上幾次的學費,也提醒自己在做投資決定之前要思考清楚,不要太過主動的買入,因此主動買入賣出需要比較多的準備。如果有不清楚和不確定的情況,我會選擇〝寧可錯過,不要買錯〞。這也是最近閱讀投資書籍時,學會的其中一個投資紀律。

錢放係到會貶值,但這並不代表我要拎錢出來做〝投機〞的決定。我的理財其中一個目標是保持自己的〝購買力〞,不是用來〝投機〞。其實我自己也是一個膽小的人,凡事先退避三舍,三思再三思後才行動。在這一段時間,我會不斷看書學習財務知識,分析行業,分析企業基本面和估值,在這之前我都不會用主動式買入。暫時只會以儲資產的大方向,以月供方式的策略進行投資。

2019年10月9日 星期三

閱讀分享:由《股票勝經》-龔成,認識什麼是股票

已經忘了有多久沒有看完一整本書,每每都是看到一半就半途而廢。過去這一年,我開始意識到被動收入的重要性,而學習買理財理識。而我認為最容易接觸,又不太複集的就是股票。我這樣認為只是心裡傻傻的想,李家誠先生會投資股票,巴菲特先生也投資股票,但沒有聽過他們會投資其他金融產品。不如先從股票著手,就開始有動力睇書學習。


第一本讀完的書是《股票勝經》─ 龔成這本書很合適初初接觸股票的朋友。它解釋了股票就是擁有企業權益的證明,也為自己對〝股票〞這個詞彙加深了認識。我會試著把自己能理解到的整理一下列出來。

認識到什麼是股票?

股票是企業〝擁有權〞的證明,也就是證明你也有夾錢一齊做這門生意的證據。

正路去想,夾錢愈多就擁有愈多的企業〝擁有權〞。可是,問題在於不是你想夾錢就夾到。每門生意都分成一個定額數量的企業〝擁有權〞(定量的發行股數)。你需要擁有最少一份,才算是夾到錢做這門生意,將來有權利去分享這門生意的成果。

為什麼同一個企業的股票會不同的價格?

這些生意的〝擁有權〞不是定價的。在交易所中,它的價格會隨有多少人想夾錢做這門生意而波動。當愈多人想夾錢做這門生意,這門生意的〝擁有權〞就愈值錢,價格自然會上升。相反,如果沒有人想參與這門生意,它的〝擁有權〞就會下跌。因為本身拿著企業〝擁有權〞的人會很想降價賣出這個不值錢的〝擁有權〞。

交易所只是一個中間人的角色給不同人交易企業〝擁有權〞。而最新一筆成交的價格,就會是這個企業〝擁有權〞當刻的價格。所以價格是由市場而定的。每時每刻都有一個變動的價格。請注意,這個價格並不代表這個企業〝擁有權〞的價值。

什麼是企業的價值?

〝價值〞是由企業的盈利能力,資產獨特性,現金流,未來的盈利能力,管理層對成本控制和發展等等的動作,而綜合出來的一個無形的東西。

如果由夾錢做生意的角度去想,自自然然就會想到,要夾錢做生意就要夾錢做最賺錢的生意。如果沒有錢賺的生意,怎樣逼你,我想你也不會願意夾錢。當你要分析這一門生意是否賺錢,你就要了解它的成本,利潤,回報率,是不是獨市生意,能不能長做長有,會不會開分店發展,等等。這都是企業的價值。

如果要把〝價值〞量化,就需要了解一個會計名詞,例如,股東回報率,資產負債比率,股本,本益比,市盈率,市脹率,資產淨值,等等。但這都是一些幫助量化價值的工具,令投資者可以作出比較,但這些工具並不完全等於〝價值〞。以上這些東西,其實是在另一本書《跟著價值走的12堂課》— 止凡 中領會得到,之後會再分享。

作一個誇張的比喻,例如你擁有一條城市出入口的道路,定期是〝永遠〞,在城市上班下班的人都要經過,每個過路的人都要向你付過路費,而每年城市人口不斷上升。盈利能力相當有保障,但因為只有一條普通的道路,所以企業的資產淨值很低。因為使用率奇高,所以每星期都要維修,資本開支很大,成本很高。這是不是又代表這生獨市生意沒有價值呢?當然不是,因為這一門生意的〝護城河〞價值是無法量化,只不過你沒有辦法完整去量化這一門〝永遠〞的獨市生意。這裡想帶出一點,就是估算價值的方法有很多,而且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因為有些元素是無法量化的。(雖然我還未學完很多估值計算,但我明白這一點。)

你可能會問,有些企業的生意模式太複雜,不能了解是否最賺錢。那就帶出另一個〝能力圈〞的問題。所以,書中也有提到,巴菲特先生所喜歡的一般都是生意模式十分簡單。而且最好是用同一個模式多年也能做出盈利,這樣就能夠大概推算到企業將來的盈利。估值過程中的假設也比較容易,這樣才可以較容易對它的〝擁有權〞作估值計算。

資產與現金的分別

最後,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影響是財富的定義和認識到現金與資產的分別。不斷累積現金只是在不斷累積一些會貶值的東西,而資產是不斷會提供正現金流又不用理會太多的東西。我對比過其他作者的財富書籍,對財富的定義都是這樣的,著重增值和現金流。現在已經開始自己已經著手啟動「現金轉換成資產的過程」了。很多謝作者分享這一種財富的定義。

書中還有很多知識,但暫時能理解到的只是其中一部份。之後會先閱讀其他的書籍,回頭再看多次這本書,希望溫故知新。